随着我国城镇化道路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加,而在城市地区居民的食品结构中,易腐食品占比较大,储运离不开冷链。依照发达国家经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到4000美金,冷冻、冷藏食品需求将逐步得到释放,并推动冷冻冷藏食品消费和冷链产业的建设发展。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收入的提高、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标准化的冷链供应产品需求将不断增加,并推动冷链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02
生鲜电商快速崛起
近年来,生鲜电商备受资本和市场青睐,不断涌出,生鲜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由于生鲜电商产品冷链运输比例远高于初级农产品整体平均水平,这将是带动总体冷链率上升的关键因素,生鲜电商需求也将支撑冷链物流市场的增长下限。第三方冷链物流适合缺乏大规模投资自建物流能力的中小规模电商。早期生鲜电商多采用自建冷链物流保证服务质量,但生鲜电商目前正处于扩展业务版图的早期阶段,自建物流投资未必能始终跟上,成本低、社会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若能保障服务质量,成功树立品牌,将得到更多生鲜电商的青睐。以电商为主体的生鲜食品配送、自提业务,面临着单客消费低、生鲜商品标准化低(品质、重量)等问题,但对于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的白领阶层有较大吸引力,将带动着冷链物流设备的发展,尤其以运输及配送环节的冷链设备厂商。食品配送对时效性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由分销网点向消费者配送的后一公里还处于蓝海市场阶段,以轻型冷藏设备、生鲜自提设备为代表的冷链终端,是解决需求多样化、配送个性化、食品品质保证的后一道环节。
03
无人零售渐成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应用推广,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无人值守停车场、无桩共享单车这类的在无人值守范畴以内的新型零售模式开始在各个地方兴起;当人们越来越厌烦在长久的排队等待中消磨时间时,新的无人零售方式带给了消费者更个性、更便捷的消费体验。未来,无人零售店将逐步替代传统便利店,随着成本降低,无人零售店的铺设规模可能远超传统便利店的数量。保守预计未来十年,无人零售店新增20万家,无人零售店的投资额将达200亿元。假设每个无人零售店配置5-10台商用冷链产品设施,无人零售店对于商用冷链终端设施的新增需求就可达到100-200万台;如果每台冷链产品设施单价5,000元,则无人零售店对应的冷链产业链规模将达到50-100亿元。
04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来,冷链物流产业规划、扶持政策和行业标准频繁出台,政策面的支持是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逻辑之一。政府层面对于冷链物流的发展高度重视,开始从政策、法规角度推动物流行业及冷链物流转型升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提出了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要求,督导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完善。政策支持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支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建设全程冷链物流和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现,新《食品安全法》倒逼完善冷链体系。食品腐烂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食品在由生产环节*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产业过程都中,离不开现代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对食品安全的强有力的保证,食品冷链是食品从生产到流通整个过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在食品运输中应用。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将对食品安全从生产、运输、贮存、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完善追溯制度,加大监管处罚力度。
风险和挑战
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处于发展阶段,提供了相当大的发展机会,但参与其中的企业也面临风险和挑战。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较大的投资和对冷链物流市场特性的把握。中国现阶段还属于重资产的市场竞争环境,从事冷链物流需要冷库或冷藏车辆的资金投入,相对于其它行业,从事冷链物流的投资要大得多。建冷库,买冷藏车的投入相对于一般干货物流要增加2到3倍,投入与回报的风险也较大。冷链物流又是包含较多制冷与保温技术和管理知识的领域,对冷链技术的掌握和现代的物流管理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是从事冷链物流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冷链运作的基本条件和没有掌握冷链市场的基本特性而贸然进入冷链物流领域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一些企业因为没有适当的控制手段,并用可信赖的依据选择合理控制标准,只能以超标准高成本来满足客户的要求,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和所承载的货物成本相对其它行业也较高,错误和失败所造成的损失也相应增加。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冷链物流的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运输与冷藏环节,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还明显不足,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冷链物流的成本相对比较昂贵,主要是由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库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组成,其中运输成本与仓储成本所占比例较大,存在监控不到位、行业标准不统一等诸多问题。比如:运输过程中关掉制冷机以节省成本;搬运装车过程中操作不到位导致温度过高。
01
冷链运输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初级农产品冷链运输率一直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国外果蔬、肉类、水产品的80%~90%为冷链运输,而国内冷链运输率仅为15%、30%和40%;国内冷链过程断链比例高达67%、50%和42%,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冷链断链比例。这是由于国内普遍缺乏冷链意识,消费者对生鲜品是否需要冷链保鲜尚没有严格要求,我国冷库分布区域性不均衡也导致大量产品的冷链环节出现“断链”现象。在不具备充分冷链流通的情况下,果蔬类食品损耗量高达15%(发达国家的损耗量约为5%),损耗价值超过5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02
人均冷库容量偏低、分布不均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性特点,我国冷库分布不均匀,华东地区冷库容量已占到全国冷库总容量近46%,其中山东、上海、江苏发展速度较快,冷库容量居前列;而我国果蔬产地的内陆各省市市场冷库容量仍旧偏低,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产生源头“断链”。局部供需的不匹配和冷链运输能力不足导致企业仓储能力未充分发挥,与人口、经济发展并不匹配,这也决定了冷链物流未来成长的空间依然较大。